







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关于342国道李家河至曹村公路 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
索引号: | ZDDBG234350 | 发文字号: | 陕交函〔2017〕96号 |
发布机构: | 公文时效: | 有效 | |
名称: |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关于342国道李家河至曹村公路 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| ||
主题分类: | 陕交函文件 | 发布日期: | 2018-01-03 |
省公路局:
你局《关于342国道李家河至曹村公路改建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》(陕公路字〔2016〕112号)和初步设计及概算文件均收悉。根据省发改委陕发改基础〔2016〕1451号文件确定的该项目建设规模、技术标准和总投资,经审查,批复如下:
一、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
(一)342国道李家河至曹村公路改建工程起于澄城县庄头乡李家河,与拟改建的342国道洽川至李家河公路相接,止于尧头镇曹村,与在建的342国道曹村至孙家河公路相接。路线全长30.11公里,其中新建约4.3公里、改建约25.81公里。
(二)起点至庄头乡(起点~K8+366)及尧头镇至终点段(K23+460~终点)共15.13公里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,路基宽度12.0米,其中起点至柳池村段(起点~K2+900)2.78公里设计速度40公里/小时,其余路段12.35公里设计速度60公里/小时;庄头乡至尧头镇段(K8+366~K23+460)14.98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,设计速度80公里/小时,路基宽度25.5米;全线新建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-Ⅰ级,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.15g;设计洪水频率一级公路及二级公路大中桥采用1/100,二级公路小桥涵及路基采用1/50;其他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执行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》(JTGB01-2014)。
二、路线
(一)路线起自李家河,向西经柳池村、代庄、庄头北、新城、郊城堡、段庄北,后折向南,经南尧、段庄坡、尧头镇再折向西至终点曹村。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要求,原则同意其设计。
(二)初步设计综合考虑地形地质、城市规划、征地拆迁、工程规模及投资等因素,对2段共4.33公里路线及1处桥梁与路基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比选。结合地方政府意见,原则同意过县城2段路线均采用距城区较近、有利城市道路衔接的方案,尧头镇北侧跨沟段采用桥梁方案。
(三)路线平、纵面技术指标及平、纵配合基本合理。下阶段应根据详勘资料,结合沿线地形、地质、水文条件及旧路状况,进一步优化平、纵面设计,合理控制工程规模,节省工程投资。
1.优化K2+700~K3+100段平面线位,适当提高线形指标。
2.K3+500~K5+100段应在旧路左侧加宽,远离沿线居民房屋。
3.优化K13+200~K14+100段平面线位,充分利用台塬地形,减少工程量。
4.根据旧路资料,进一步细化旧路加宽段的平纵面线形拟合设计。
三、路基、路面及排水
(一)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路基横断面形式、组成参数和一般路基设计。下阶段应做好以下工作:
1.加强K24+151~K24+309段的地质勘察工作,细化采空区治理设计,确保安全、经济、合理。
2.加强湿陷性黄土、高填深挖、桥头路基、挡墙基底等的勘察和评价,逐处做好工点设计,确保路基稳定。
3.全线弃方较多,应优化弃土场设计,与造地相结合,做好排水、防护、复耕等综合设计,避免因暴雨影响产生次生灾害及水土流失。
(二)原则同意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其结构设计。新建路面面层结构厚度10厘米,即4厘米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(SBS AC-13)上面层,6厘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(AC-20)下面层,下阶段应根据交通量组成等因素,进一步验算路面基层、底基层厚度,合理确定结构组成。旧路利用应根据检测资料,分段合理拟定路面补强结构形式及厚度。
(三)原则同意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。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过村镇路段、桥头路基、弃土场等排水设计,确保排水顺畅。
四、桥涵
(一)全线设桥梁1885.5米/11座,其中大桥1610.5米/7座、中桥275米/4座,涵洞61道,原则同意桥涵设计方案。下阶段应根据详勘资料,结合桥位处的地形、地质、水文条件等进一步优化桥孔布置方案,合理确定墩台位置及型式,确保结构安全可靠、经济合理。
(二)原则同意西河大桥采用半幅新建、半幅旧桥利用方案。新建半幅桥跨布置与旧桥对应,引桥长度适当加长,上部结构采用4×25+(60+2×120+60)+5×25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及箱梁,下部结构采用薄壁墩、柱式墩,柱式台,桩基础。下阶段应进一步落实“双院制”咨询审查机制,加强新建桥梁结构验算和分析,补充完善旧桥技术状况等级和检测评定资料,确保桥梁整体结构安全。
(三)原则同意其他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、30、40米预应力混凝土箱梁,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、空心墩,柱式台,桩基础。
(四)应进一步补充完善全线桥址区的地质、水文等资料,合理确定桥梁墩台基础埋置深度,并根据地勘资料进一步优化桩基长度,完善桥头排水及岸坡防护等设计。
(五)应根据路基排水、当地农田灌溉等需要,充分考虑清淤疏浚,进一步优化涵洞布设位置、形式及孔径。
五、交叉工程
(一)原则同意全线与等级公路设置5处平面交叉,应进一步加强与等级公路平交的渠化设计,加强平交口的警示和预告标志,完善交通安全设施,必要时设置信号灯控制,确保行车安全。
(二)应适当合并与农村道路的平交口,减少平交口数量,增大平交口间距。主线中央分隔带开口间距不得小于1000米。
六、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
全线标志、标线、护栏、防眩板、里程碑、百米桩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执行了部颁规范及省厅有关文件精神,原则同意。下阶段应按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(试行)》,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设施。
七、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
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方案基本合理。下阶段应根据环评报告批复及“美丽干线公路”要求,进一步完善相关设计。
八、概算
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基本符合交通运输部颁布《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、预制编制办法》(JTG B06—2007)和《公路工程概算定额》(JTG/T B06-01—2007)及我省有关规定。经审查,核定本项目初步设计概算为652,078,575元。
(一)核定建筑安装工程费479,057,126元。
(二)核定设备及工具、器具购置费246,629元。
(三)核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费15,242,203元。
请你局据此批复,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;按本批复要求认真优化设计方案、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,防止建设过程随意设计变更;完善相关审批手续,确保本项目依法、合规建设;严格项目法人管理,积极筹措建设资金,严格控制工程投资;切实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,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。项目由渭南市交通运输局和澄城县政府组织实施,总工期2年(自开工之日起算)。
陕西省交通运输厅
2017年1月20日